40
您现在当前的位置: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互联网之光”照亮交通,让城市更智慧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11-22


【前   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公路上的车流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已经成为困扰国家发展的一大难题。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仅经济名列前茅,“堵车”也不遑多让,更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堵城”,不说节假日,平常上下班高峰期也会堵得你寸步难行,无数次“深受其害”的你是否也曾经脑洞大开,幻想给城市装上一个智慧大脑,让城市对车辆、路况了如指掌,既能提前给车主规划路线,又能根据车流变化随时调节信号灯,保证道路时刻畅通。


梦想总得要有的,这不就实现了吗!


没错,这就是阿里集团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向我们展示的城市数据大脑技术。除了城市数据大脑,无人驾驶车、智能泊车机器人也将登台亮相,这都得益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三大“互联网之光”将联手照亮城市交通,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接下来,小编带你走近这些“黑科技”,看一下它是如何让城市交通更“智慧”。


数据大脑 ,让城市智慧化


城市数据大脑是基于海量交通出行数据的模型建设将城市摄像头、公交车刷卡系统、移动联通等通讯公司等所有的信息都整合起来,借助人工智能,让交通管控将变得数字化和智能化,每一个红绿灯的时长、是否禁止左转、潮汐车道的设置等都将通过历史数据、即时数据以及预测数据进行同步调整,提高了通行效率。举个例子:某个十字路口,南北方向的车流滚滚而来,东西方向的车道空空如也。这时候,交通信号灯仿佛长了眼睛,延长南北方向绿灯的时间,东西方向暂时保持红灯,消解了一起本会出现的大堵车,是不是很期待呢?


如今,城市大脑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今年9月,城市大脑开始在萧山试点。数据显示,在市中心交通的效率提高了3%~5%,部分路段的效率提高了11%以上。在这一尝试的基础上,下一步,城市大脑将择机向杭州全市推广。


无人驾驶车,成功试跑子夜路


无人驾驶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后备箱的一台体积较大的车载计算机,这是无人驾驶的核心部分,也是无人驾驶的「大脑」,用于完成感知、决策、规划、控制的全部计算,能够实时处理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数据。我们可以理解将它理解为一台超级计算机,它采用的是「CPU+GPU+FPGA 异构计算平台」。


在试跑过程中,可以看到搭载手机终端或车载终端完美实现与实时路况视频相结合的地图导航应用,全景视频随着车辆位置变化而快速切换,能实现在复杂路况下的安全行驶。权威报告显示,无人驾驶汽车可帮助高速公路容纳汽车能力提高5倍,一旦无人驾驶车成为主流,当前公路上只需要30%汽车,这就大幅度降低了交通拥挤情况。


此外,诺基亚也已完成基站建设,基于移动通信网的5G车联网解决方案CAR-2-X可让车与车的“对话”中能够达到时延仅为20毫秒,可以快速进行危险预警,协作式自适应巡航,这让无人驾驶迈出了真正有价值的一步。负责人表示无人车有望实现三年后小规模商用,五年后大规模量产,如果此话当真,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我没有驾照了,想去哪就去哪。


智能泊车机器人,2分钟停车


目前城市交通还存在另一个大难题,就是:停车难。广大车主戏言比挂号排队还壮观的就是停车找位!不过,这个难题很快就要被破解了,破解功臣自然是我们萌萌哒的智能泊车机器人啦。智能泊车机器人采用成熟的视觉&惯性双导航技术实现自主定位,定位精度误差小于5mm,可完成2000kg汽车的升举、搬运、旋转、下放,2分钟帮你稳稳地停好车。


极低的误差带来了高效的工作效率,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复杂的智能算法。比如通过搭载的激光雷达监测避障,智能系统会根据车库内车辆停泊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其周边车辆以最短路线避让,挪出空位,可同时调度500辆汽车,增加了40%同等面积停车场停车位数量这将大幅减少司机找车位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一车占两位”的现象。作为全球首个机器人智能停车应用案例,呈现出了真正“互联网化”的智能停车体验。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开始进入了智能互联网的新阶段。习总书记说:“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变化,希望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确实,科技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便民利民,希望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之光”能够照亮城市,照亮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