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您现在当前的位置: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视角丨云计算技术发展 智慧城市范畴需做扩大化解释

作者:LED大屏网 发布时间: 2017-07-28

智慧城市的本质和根本其实就是通过利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来感知、监测、管理整个城市当中的诸多事物和细节,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使个人和企业的信息资源空间获得扩展,最终为社会和城市提供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对于像我们这种普通用户来说,伴随着智慧城市快速推进和发展,已经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和提升。


近日的数博会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表示,全国正在形成区域化的智慧城市群,智慧城市的打造也进入人工智能的连接时代。


过去,我们将智慧城市的主体定义为城市,而使用相关技术服务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但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的到来,智慧城市的范畴需要做扩大化解释,智慧城市的落地不仅是提供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还需要更更全面的服务方案,更聚焦的城市连接技术,覆盖更多的行业和产业。最终,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更高层面上的智能连接,进入到更高级的区域化的智慧城市群建设阶段。


当前,智慧城市的打造亟待从单个城市、单项主体、单项技术、进入到区域化城市群协同、众多主体合作、更全面的技术服务的连接时代,目前智慧城市的打造已经不再是一家使用单位或服务企业可以承包的技术项目,这是一个全生态全系统工程,需要数据、技术和应用的的全面协同。


什么是智慧城市的理想形态?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刘主任指出,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以数字科技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以市政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三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人文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消费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城市建设的最高目的是:既要有物质与技术的便利,有制度和秩序的保障,还要有人的幸福和梦想。


与之相应,智慧城市发展的理想形态是科技型、管理型、人文型智慧城市的有机结合和包容发展,全面满足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文明和人文精神需求。

  

任何单一型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由于只能解决局部问题,必然导致城市的片面发展。随着“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和“管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文型智慧城市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高目标。


郑重声明:本文来源:LED大屏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公众号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